无名无款,只此一卷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一幅画,跨越千年,依旧璀璨夺目;
一场舞,融入深情,再现千年风华。
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登陆2022年央视春晚
春晚结束后仅半小时“青绿腰”火遍大江南北
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级爆款舞剧
登上微博热搜16次
互动讨论量超90万
B站在线观看量达1.8亿
媒体曝光量上百亿
新华网盛赞“绝美”
人民日报评为“极度舒适”
超万人打出豆瓣绝对好评9.2分
在山水间共同感慨极致东方美学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
“每一帧都好美,仿佛行走的山水画卷!”
“青绿一出来,整个人都不敢呼吸……”
舞蹈诗剧:以“无声胜有声”
诗剧与文学史同脉,我国先秦时期的《九歌》可以看作最早的诗剧雏形,元曲亦可看作是可读、可演的诗剧。作为诗歌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其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予读者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观众将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舞绘『千里江山图』
“青绿”是一个符号
也是剧中一个魂
舞台上舞出来的“青绿”
不像以前的女子群舞那样柔美
而是铿锵有力,气势磅礴
它是历时千年淬成的端庄、沉静和冷冽
是《千里江山图》内含的气质和魂魄
《千里江山图》
“独步千载 众星孤月”
元代溥光在《千里江山图》的题跋中称赞此图:“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他认为在青绿山水中,这是一幅众星捧月的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其经久未衰的魅力得益于北宋发达的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所有的绘画材料都来自于北宋宫廷,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凝结——在北宋的文化气象中,织绢、制笔、制墨等工艺均发展到了高峰,设色所用石青和石绿也是造价成本极高的矿物质颜料。当这些顶级工艺的成果汇集在十八岁少年画师的画案上,希孟以精妙技法,拓展了青绿设色新的可能性,将青绿山水绘画推向了极致发展的巅峰。
以地面四层转台、空中三层轨道等精妙的舞台装置为依托,营造山水画高远、深远、平远几个纬度的有序交错。而当“青绿”们走入半弧形帷幔化作的绢纸,《千里江山图》之瑰丽“跃然纸上”。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故宫博物院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域上和美集团共同出品
金牌主创团队倾情呈现
由《永不消逝的电波》《花木兰》《杜甫》
《沙湾往事》《咏春》总编导
中国舞坛双子星/中国东方歌舞团青年编导:
周莉亚&韩真再度携手
国内一线主创阵容联袂打造
多时空交错:
国宝文物与现代人的精神共鸣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剧情发生时间设定为现实中《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也是千年之前少年画家希孟即将完稿之时,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入了希孟的内心,伴其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只有寥寥数字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寻出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舞台上将勾勒出层次丰富的画境:一轮明月朗照千年,展卷人在月光下与希孟四目相对;兢兢业业的故宫博物院文博工作者们与勤勉不辍的古代工匠们共同汇成一幅情景交融的人文画卷。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舞绘『千里江山图』
当画走进现实,你我神游于此......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厦门站
邀您入画!